研究目的: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产业的崛起,然后不安全的电子邮件系统却严重阻碍了信息系统的电子化进程。网络安全性、电子邮件的安全性提到了日程。政府作为消费者、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加入到行业中来。安全电子邮件业务的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然而,现阶段该市场的发展却不尽人意,运营商如何才能在产业链中发挥最大优势,最终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讨论的焦点。基于此,万方数据通信咨询公司推出了《国内外安全电子邮件发展分析及预测》市场分析报告。
研究发现:
安全电子邮件业务的服务对象目前主要是有安全要求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电子商务随着Internet用户的急剧增长呈几何增长状态。相应的安全电子邮件业务的发展即可以电子商务的发展状态加以推断,市场前景乐观。
安全电子邮件的用户并不限于企业和机构,还有拥有强大财力的政府和数量可观的网络个人用户。消费市场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
个人消费市场 |
组织消费市场 |
企业市场 |
政府市场 |
消费动机 |
实现电子邮件的安全可靠 |
开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条件 |
电子政务的基本保障 |
消费习惯 |
交易分散
具有可诱导性
看重品牌
"求廉" |
消费更加理性
更多地考虑技术和财务的可行性
考虑管理上的可操作性 |
承担示范的责任和法律表率的义务
同时促进社会电子化进程 |
消费现状 |
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
相关法律未出台
金融证券和学术界的用户居多 |
对安全隐患有深刻认识
是主要消费群体 |
安全电子邮件实现较好
CA市场混乱导致政府部门安全电子邮件没有得到有效发展 |
消费潜力 |
通过宣传和引导,消费潜力很大 |
无论是大小企业,都有这方面的需求 |
会主动使用该业务 |
目前我国主要有三大类安全电子邮件提供商: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类数字认证中心: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各省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com公司网络电子邮件的"安全化"。各运营商的特点汇总如下:
|
主营业务 |
运营模式 |
主要竞争手段 |
目标用户 |
应用 |
中国电信 |
固话通讯服务 |
联合政府或企业为其提供安全电子邮件系统服务模式 |
安全电子邮件系统的提供 |
电子商务经营者,尤其是对安全认证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政府、大企业、个人) |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邮件 |
中国联通 |
移动通讯服务 |
联合银行证券的电子商务战略协议合作模式 |
综合式电子商务业务平台,支持合作银行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业务 |
企业、个人 |
|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 |
专为电子商务提供数字证书服务 |
商业银行联合模式 |
为电子商务服务,兼顾网上银行和信息安全管理服务 |
金融证券类机构及与之有联系的企业和个人 |
电子邮件办公和文件系统管理 |
各省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 |
签发包括安全电子邮件证书在内的几类数字证书 |
地理位置靠近的认证中心合作模式(形成南北两大家) |
合作认证中心间的互联互通 |
个人、单位、商家、企业、金融机构、公共服务、政府办公、工商税务、服务器 |
|
.com公司电子邮件的安全化 |
信息服务 |
与安全应用软件提供商(如天威诚信)合作模式等 |
对已有庞大网络用户群(个人、企业)的宣传攻势 |
网络用户(个人、中小企业) |
企业电子商务:中华企业网之企业邮局之安全电子邮件安全电子邮件认证站点:263 |
我们的建议:
首先,确定业务发展目标:建立全国性的电子邮件系统、逐步拓展为全国性的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平台。
其次,将业务定位于的"关注业务",目前该业务的市场因素作用不强,市场竞争也不太激烈,但是随着消费者市场的培养,该业务会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因此定位于"关注业务"
第三,确定目标用户:政府部门、电信用户、金融业用户、大企业集团用户、网上交易办公用户、高校和研究所用户
第四,针对不通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功能:对大客户提供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对中小企业用户提供绑定式安全电子邮件--企业邮箱;对个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安全电子邮件
第五,营销方面:产品上设计完备的安全电子邮件结合品牌策略;营销渠道上采用直接销售并且建立定购系统的联系渠道;服务上以关系营销为主配以广告宣传;定价上采用差别定价策略,个人免费试用、企业折扣;
第六,业务推广:利用优势培育市场;将该业务融入到其他互联网增值业务当中;争取更多更直接的政策支持;赢得法律力量支持;转换自身思想,借鉴其他运营商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