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
互联网业务
国内外移动增值业务系列市场研究报告--移动定位业务

国内外移动增值业务系列市场研究报告--移动定位业务


字数
  页数  
电子版报价 8000元 印刷版报价 7500元
推出日期 2014.9 点击购买

研究内容:

   移动定位业务将是继短信、数据服务、彩铃之后增值业务的又一亮点!
   根据我们对移动增值业务的研究经验,考虑到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规律、影响业务发展的用户、经济等因素,通过计算,我们预计2015年移动定位业务将进入高速成长期,业务用户将达3500万户。结合业务目前的资费,以及我们预计的运营商与SP的分成比例(70:30),我们估算出业务总收入达75.6亿元,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约52.9亿元。SP业务收入约为22.7亿元。
   并且,2015年将仅仅是一个开端,在未来几年还将急速膨胀。

   本报告力求全面、客观的研究和反映我国移动定位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
   报告从国外市场入手,主要研究韩国、日本这一全球移动定位业务发展最好的地区的发展状况,同时还研究了欧美业务发展状况,以期对国内移动定位业务的发展提供启示。
   随后,在对手机游戏产业链各环节,包括运营商、设备商、SP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目前运营商的移动定位业务资费、数据业务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分析,结合产品发展周期理论,做出业务2014年和2015年用户规模和运营商、SP业务收入预测。
   最后,报告对移动定位业务运营市场、SP市场、设备市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本报告如能为推动移动定位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我们将不甚欣慰。

万方发现:
   ◆移动定位业务市场潜力大,将是继短信、数据服务、彩铃之后增值业务的又一亮点。
   预计2015年移动定位业务将进入高速成长期,业务用户将达3500万户,业务总收入达75.6亿元,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约52.9亿元。SP业务收入约为22.7亿元。
   ◆精度是移动定位业务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移动定位业务应选择高精度为主,高低精度并存。
   对运营商来说,精度与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正比关系,理所当然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资费与精度也会成正比关系。
   ◆所提供内容必须正确的、实用、有深度。
   内容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内容必须切合用户的需求。如根据韩国的经验,在治安环境不太好的地区,以用户安全为中心的业务将有很大的市场;根据日本的经验,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餐饮、交通、娱乐等位置查询类业务将会有很好的发展。
   ◆运营商的态度和策略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根据对韩日移动定位业务的研究,我们发现,运营商应该是整个产业链的主导者,才能保证和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两大运营商均积极推动移动定位业务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联通,已经成为产业链强有力的推动者。虽然,这与目前CDMA 1X数据网上运营的数据业务屈指可数也有很大关系。
   ◆隐私问题将是业务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因素。隐私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把握好一个度:隐私适当开放给特定的人。
   ◆国内移动定位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移动定位业务的形式雷同且空泛。
     数据源存在严重的问题。
     用户基础比较差。
     完善的价值链共赢模式尚未形成。
   ……

万方建议:
  运营商
   ◆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技术。
   定位服务对于精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需要运营商依据自身条件建立灵活、可靠的定位系统,满足不同基于位置服务的要求。
   通过对韩日移动定位业务的研究,我们发现,精度是业务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因素。高精度定位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低精度定位可以作为一种并存的技术,因为有些业务在低精度技术已经可以满足。
   此外,最好是让用户自己选择精度。向用户提供选项,如果用户需要更高的定位精确度,可以通过这些选项选择更精确的定位。
   ◆将位置服务视为一种元素,将其融入到各种业务之中。
   从业务开发的角度看,移动定位服务的开发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纯位置"类服务的开发,而是应该引导产业链将"位置"作为一种元素融入到新业务的开发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
   ◆有效的保障用户隐私安全。
   隐私的处理就是把握好一个度:隐私适当开放给特定的人,对于如亲子通之类的业务,保证被定位方的位置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送到定位方,并且同时不能泄漏给其他的人。其他涉及到用户(机主)的位置信息,除非经过用户(机主)的同时,不能泄漏给其他任何人。
   ◆所提供内容必须正确的、实用、有深度。
   内容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内容必须切合用户的需求。
   所提供内容必须是正确的,否则用户会觉得该业务没用。所提供的内容的覆盖范围要广泛,同时在个别的内容栏下要有一定的深度(像酒吧、餐厅、夜总会等)。
   根据国外运营商的经验,80%的业务使用量发生在5个最受欢迎的移动业务种类中。移动用户对诸如寻找餐馆之类的实用的信息定位业务更感兴趣。
   仿照I-mode的模式,从一些简单标准的业务开始。然后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一些新的内容(娱乐、电影、交通)和新的业务(呼叫中心、PDA、导航)。
   另外,可以借鉴韩国和日本的经验,在治安环境不太好的地区,以用户安全为中心的业务将有很大的市场;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餐饮、交通、娱乐等位置查询类业务将会有很好的发展。
   ◆主导产业链的发展,整合终端厂商、服务提供商、渠道等价值链单元,打造完整、有效的价值链
   随着数据业务内容的丰富,需要整个产业链紧密配合共同承担。作为产业链的主导者,运营商应主动整合整个产业链,确保手机终端、SP及运营商在业务上的一致性。
   ◆确定合理的资费
   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收入水平,分别采取按次收费制和包月制。
   对于餐饮、交通、娱乐等位置查询类业务及使用不频繁的安全服务类业务采取按次收取费用,每次费用在0.3元左右;
   对于经常使用的安全类业务(如中国移动的"亲子通"、中国联通的"关爱之星")则采取包月制,费用在15元左右。
   ……

  SP
   ◆与运营商配合,保证内容的质量,精心培育市场。
   目前运营商都处于对移动定位服务的推广阶段,需要SP的紧密配合。SP应该保证自己提供内容的质量。
   由于移动定位服务自身的特点,需要SP提供及时、准确的位置信息,所以SP的成本可能相对短信、彩铃等移动增值服务要高。但是这是市场推广阶段SP所必需承担的。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户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出规模经济,这时包括SP的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会获得一定的利润,并且利润丰厚。
   反之,如果位置信息不及时、不准确,消费者对此项业务满意度会逐渐降低,会导致客户的不断流失;并且流失的客户还会起到负面广告的作用。这将很可能直接导致业务的的"流产"。运营商、SP本身前期的投资只会是付诸东流。
   ◆潜心开发产品,不断完善和丰富所提供的内容。
   SP在提供及时、准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将消费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挖掘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不同市场信息,进行市场定位,为特定市场提供基于位置信息的相关信息服务。
   另外,SP也可以采用一定手段,拉动用户的相关位置信息的需求。
   ……

  设备制造商
   ◆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力争在移动定位服务市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移动定位服务,作为移动增值服务有巨大的潜力。移动运营商必将大力推广移动增值服务,而且我国移动用户数世界第一,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作为设备制造商,必然都想分得巨大蛋糕的一块,未来竞争将相当激烈。
   因此设备制造商应该了解运营商的需要,为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为其开展培训课程,同时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完善和提高位置业务系统的功能。
   位置业务系统在为客户提供移动服务的过程中处于基础的地位,直接影响到服务的效果。因此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开放性是极其重要的,设备制造商应该致力于研发新型、高效的业务系统。
   同时,设备制造商也应该将成本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因为设备制造商作为产业价值链上的一环,业务系统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最终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价格。它对移动定位服务的推广也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在市场推广阶段。
   ……
 

第一章 研究发现和发展建议
第一节 万方发现
第二节 万方建议
     运营商
     SP
     设备制造商

第二章 移动定位业务概述
第一节 业务定义和分类
1.1 业务定义
1.2 业务分类
第二节 业务标准
第三节 三种技术实现方式

第三章 国外移动定位业务发展现状及分析
第一节 日本:业务内容丰富多样
1.1 NTT DoCoMo
1.2 KDDI
1.3 J-PHONE
第二节 韩国:业务内容切合用户需求
2.1 LGT
2.2 KTF
2.3 SKT
第三节 欧美
3.1 欧洲:看好但谨慎投资
3.2 美国:即将商用且潜力巨大
第四节 国外移动定位业务发展分析
1、市场潜力大,但需一定的市场培育
2、高精度为主,高低精度并存
3、提供切合用户需求的业务内容
4、建立合理的产业链合作模式,
5、把握好隐私问题中的度
6、确定合理的资费

第四章 移动定位业务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移动定位业务产业链构成
第二节 移动定位业务产业链各环节分析
2.1 移动运营商(定位平台服务商和定位应用服务提供商)
2.2 移动定位平台提供(开发/集成)商
2.3 移动定位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

第五章 移动定位业务发展预测
第一节 业务发展周期:2015年将开始高速成长
1.1 发展周期理论
1.2 移动定位业务的发展周期
第二节 业务发展预测
2.1 业务用户规模预测:2015年用户将达3500万
2.2 业务收入预测:2015年业务收入将达75亿元

第六章 国内移动定位业务运营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第一节 中国移动
1.1北京移动
第二节 中国联通
2.1业务发展
第三节 国内运营商移动定位业务发展分析
3.1两大运营商发展现状分析
3.2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移动定位业务SP市场发展现状
第一节 发展现状:问题多多
第二节 SP发展建议
第三节 目前发展较好的两大SP
2.1华好科技
2.2国都集团

第八章 移动定位服务系统设备制造商
第一节 中兴通讯
1.1产品特点及优势
1.2市场应用状况
第二节 华为
2.1市场应用状况
第三节 东软
3.1系统特性
第四节 系统设备商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2-1基于LBS的业务能力的移动定位分类
图表3-1 欧洲移动定位业务发展现状
图表3-2 I-MODE移动定位业务产业链合作模式
图4-1 移动定位产业链构成图
图表5-1 通信产品发展周期
图表5-2 中国、韩国人均收入和移动通信支出对比表
图表5-3 国内移动定位业务发展周期
图表5-4 移动定位服务用户规模预测
图表5-5 2014~2015年运营商移动定位业务收入预测
图表5-6 2014~2015年SP移动定位业务收入预测
图表6-1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定位业务适用范围与资费比较
图表6-2 中国、韩国人均收入和移动通信支出对比表

© 北京金智恒信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9167号